歡迎光臨华体汇登录網站!
聯係電話:13564144013
產品目錄
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技術文章 > 納米催化微電解設備​構造及工作過程

納米催化微電解設備​構造及工作過程

發布日期: 2018-05-11
瀏覽人氣: 2480

基於(yu) 納米催化電解和膜技術的印染廢水處理循環利用裝置,涉及一種印染廢水處理。提供一種CODCr去除率高、化學藥劑消耗少、產(chan) 生汙泥少、處理比較處理、水回用率高的基於(yu) 納米催化電解和膜技術的印染廢水處理循環利用裝置及其方法。裝置設有粗格柵過濾機、調節池、水力篩、脫硫反應池、納米催化電解機、絮凝反應池、沉澱池、氣浮裝置、生化池、二沉池、二次納米催化電解機、過濾器、壓濾機、膜係統和循環水池。具體(ti) 步驟包括脫硫、納米催化電解、絮凝、生化處理、二次催化電解、過濾和膜分離。 

氣浮分離技術是指空氣與(yu) 水在一定的工作壓力下,使氣體(ti) zui大限度地溶入水中,力求處於(yu) 飽和狀態,然後把所形成的壓力溶氣水通過減壓釋放,產(chan) 生大量的微細氣泡,與(yu) 水中的懸浮絮體(ti) 充分接觸,使水中懸浮絮體(ti) 粘附在微氣泡上,隨氣泡一起浮到水麵,形成浮渣並刮去浮渣,從(cong) 而淨化水質。

“GQF型淺層氣浮裝置針對傳(chuan) 統氣浮池的不足之處,把它的原水進口和淨化水的出口設計為(wei) 移動式,以縮短原水中氣泡上浮時間,也就是原水流向氣浮池的同時,池中布水管向原水流出的相反方向移動,使進入到池子中的原水基本上處於(yu) 相對靜止的狀態,這樣水中的氣泡則沿著垂直方向浮向水麵,浮起速度接近原水中固形物上浮速度(4~10cm/min),因此原水中的懸浮物能很快浮到水麵上,而浮渣下的淨化水仍停留在原處,當淨化水集水管移到此處時,淨化水就能排到池外。為(wei) 了使進、出水口能同步移動,該機設計成圓形,進、出口管安放在轉架上,使它圍繞著中心轉動,這種移動的布水方式產(chan) 生“零速”。原水中的懸浮物從(cong) 水中浮到表麵的速度快,三分鍾原水就能達到淨化要求

在工作陽極鈦(鈦基)表麵塗上納米級的貴金屬[Pt(鉑)、Pd(鈀)、Os(鋨)、Ir(銦)、Ru(釕)、Rh(銠)等]氧化物,在通電情況下於(yu) 溶液中產(chan) 生化學活性很強的自由基。如:在有Cl-存在時,陽極則生成新生態的氯(Cl•);在水中則會(hui) 產(chan) 生新生態的氧(O•)。這些新生態的自由基能迅速地與(yu) 溶液中的有機物(如COD)、有色物質、氨氮等起化學反應從(cong) 而達到降低其濃度的目的,對病毒、細菌和藻類的孢子也具有強大的殺傷(shang) 力。除了產(chan) 生自由基外還能產(chan) 生顯著的協同效應,如酸堿效應、沉澱效應、氣浮效應、誘導效應和吸附效應等,因此能大大提高水處理效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