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廢水大多數來自電鍍、冶金、礦山、石油化工等行業,依據不同的生產工藝所產生的廢水水質也大相徑庭。主要是由於所含的金屬種類、所含的金屬濃度以及不同行業的重金屬廢水的理化性質都不同,導致沒有辦法直接套用傳統工藝。
重金屬廢水處理設備表麵處理行業的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重金屬廢水,金屬離子含量超出國家排放標準數倍至數百倍不等。為了使重金屬離子達到排放標準,目前廣泛使用的技術是化學沉澱法,即通過化學藥劑的加入將溶解性的金屬離子轉化為可沉澱的不溶性金屬化合物,然後通過沉澱等技術將符合處理要求的廢水與含有金屬汙染物的汙泥分離,廢水達標排放或進入後道處理程序,而汙泥屬於危險廢物,出資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置。
在此過程中需要加入大量輔助藥劑,泥量也大大增加。由於汙泥量增加,必須配備更大的汙泥脫水設備,更大的汙泥儲存場地,操作勞動強度也相應提高,投資和運行成本相應增加。汙泥量居高不下已經成為普遍的環保難題。
可以減少汙泥量,重金屬廢水處理設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將重金屬廢水加入基礎藥劑和輔助藥劑進行反應;
2、步驟一中反應後的沉澱包括重金屬離子和殘留輔助藥劑的汙泥;
3、將該汙泥的一部分溶解到未經處理的重金屬廢水中;
4、將溶解了汙泥的重金屬廢水再經過化學沉澱法進行處理。